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降温和降雨对秋收有何影响?秋粮保障有困难的地方,有办法
2025年10月17日 07:1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目前,全国秋粮丰收已进入高峰期,进度已超过60%。但近期,多地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丰收带来不利影响。不同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收获和干燥秋粮?降温和降雨对正在进行的秋季收获有何影响?各地如何应对?河南:秋收遭遇持续阴雨。如何征服收获? 9月以来,河南经历了一次大范围、晴的降水周期。持续降雨给秋粮收割和干燥带来严峻挑战。什么反应当地是否采取了nse措施?记者郭佳宁总部记者:9月1日至今,持续阴雨天气,导致这里部分地块玉米玉米。玉米叶子比较完整的玉米,从外面看上去还可以,但是它的含水量很高,可能在35%以上,而且可以看出里面已经发霉了。田间土壤湿度较高,轮式收割机无法上地进行收割作业。我应该怎么办?河南省将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更换割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联系动员近8000台履带式收获机收获玉米。他们原本是水稻收割中的“客串”,如今却成为了当前秋收的主力军。河南:专项补贴有效,施工设备广泛普及玉米收获后,下一步该做什么?尤其是一些被雨水浸泡过的玉米,里面已经发霉了。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2023年后,中央财政向河南省整体下拨3.4亿元新型建筑装备建设专项资金,资金效果立竿见影。总部记者郭佳宁走访河南多地发现,现在规模较大的收粮点普遍都有烘干设备。例如,南阳邓州市这样的县级市,2023年之前全县建设的设备不足100台,而现在已达到近300台。收获的玉米最后去哪儿了?这一时期,主产区田间种植的玉米通常是饲料玉米。如果是直接收获的籽粒或者收获的玉米芯,最终都会变成籽粒。这些谷物到达谷物收获点并在干燥塔中干燥。干燥后,它们通过光分选机。光选机可直接筛选模具玉米粒。山东青岛:抓住短暂晴天,争分夺秒除涝收割。在山东青岛,农民抓住连阴雨后晴天短的有利时机,全力确保秋粮丰收、早收。在青岛平度龙索新河镇,当地农民邀请无人机团队帮助收割玉米。目前,平度市植保无人机总数已达1600余架。在当前连续降雨导致土壤被水车浸透、农业无法下地的情况下,利用无人机吊装农作物,大大提高了秋收、秋植作业的效率。截至目前,山东省青岛市共投资195个烘干机源,日烘干能力可达2.5万吨。全市秋粮收获面积382.5万公顷面积204.95万公顷。山东济南:科学选种+抢烘干,确保塔格流籽粒回仓。在山东,当地早早做好了准备。通过播种时选择优良品种,收获时加快收割、干燥,减少秋雨造成的损失,确保秋粮回仓。指挥部曹俊义在国际粮食增产和济南首发区示范区损失中看到,连续秋雨过后,土地变得泥泞,当地使用履带式收割机收割玉米。今年夏季种植玉米时,当地选择了抗倒伏、抗穗腐病等优良特性的玉米。同时,随着科学的田间管理,玉米秸秆变粗,减少了秋雨带来的损失。本地塔楼24小时运转,为周边农民烘干粮食。江苏:集中机械资源,全天候收割、烘干。苏北徐州、连云港等地区,9月中下旬以来雨季持续。玉米、大豆和一些稻米现已进入收获季节。面对当前不利的天气因素,不少地区打响了秋粮收割的“保卫战”,调动机械设备满负荷收割。在徐州市铜山区亦庄镇大豆基地和玉米条状复合种植基地,玉米、大豆排列整齐,不少农作物往田间来回穿梭,割草、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为应对难得的雨季,徐州市铜山区共投入各类农机具3150台(套),全力收割秋粮。截至目前,秋粮50万公顷徐州铜山已收获99.8万公顷,进度超过50%。连云港市赣榆区,受雨季影响,新收粮食水分也偏高。当地的粮食烘干厂24小时营业。在这家当地的干燥工厂里,只有从田间收获的玉米才被连续送入干燥设备,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干燥,然后储存在仓库中。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针对持续阴雨天气,该区启动了连云港市赣榆区粮食烘干应急预案,纳入63个烘干中心,构建“农民送粮-企业争议无教仓”封闭式服务体系,确保秋粮及时烘干。目前,当地295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日烘干能力10.2万吨,可满足农民烘干需求。安徽:多措并举应对秋收时天气不好。当前正是安徽省秋粮大面积收获的关键时期。但雨季影响安徽部分地区秋粮收成。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10月19日之前,安徽将有持续性降雨。目前。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干燥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干燥秋季作物。安徽省肥西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83万多公顷,预计产量42万吨。截至10月16日下午,肥西县已收获水稻50万公顷;面对雨季,引导当地粮农按照就近原则组织应急晾晒。 300多台烘干机被派往县城继续运行。所有烘干点全天24小时运行,日均烘干能力9000吨。现在,肥西县累计晒粮26万吨,占粮食收获产量的95%。安徽多措并举应对秋粮收获期间持续降雨影响的不利天气,加强收割机分区域组织调度,抓住临时雨季开展集约收割,同时抽调753支农业应急队伍抓紧收割。目前,安徽省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75%。另一方面,安徽正在引导各类烘干企业和经营场所全面启动24小时粮食作业。全省2万台烘干机满负荷使用,日烘干能力70万吨以上,可以满足需求。这种冷却循环对秋收有何影响?昨天以来,强冷空气过程来袭,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地北等地区成为降温主要地区,部分地方气温下降超过10℃。与此同时,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出现零星大暴雨或大暴雨。降温雨周期会持续多久?降温和降雨对秋收有何影响?怎么处理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朱丁震分析:预计未来三天,我国西部至环淮等地区降雨量增多,四川盆地东部至黄淮等地区有相对强降雨。 16日至17日夜间,四川东北部、重庆、贵州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中西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苏皖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雨y 发生在四川、重庆、陕西、湖北交界处。雨带18日开始向南袭击,20日起,黄淮河持续阴雨天气应逐渐结束。 16日至19日,较强冷风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较强冷风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综合下降4℃至8℃,0℃最低气温线将迫使华北北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等地南下。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气温。未注明地区应积极避雨,抓紧采收并通风干燥。从农业角度看,华北西部、黄淮、江淮大部、西北东部、西南东部等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甚至暴雨,将造成上述耕地继续或恶化。农田内涝风险较高,秋收秋种的开展将受到一定影响。尚未收获的地区应积极防雨和收获,并采取通风、储存、干燥等措施,减少作物和霉菌生长的风险。收获后的地块必须及时排水、防涝,为及时秋播创造条件。东北地区、新疆:加快秋收,抢抓整地机遇。东北地区、新疆等地区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秋收气象条件适宜。受强寒风影响,上述地区将出现大面积霜冻,需趁好天气加快秋收,同时抢占冻前整地的有效时间。江南、华南地区:加强水稻后期管理,促进产量发展。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对应晚稻灌浆、成熟期。因此,各地需要继续做好晚稻田间管理,促进单产发展,确保晚稻高产增收。
(责任编辑:孙丹)
降温和降雨对秋收有何影响?秋粮保障有困难的地方,有办法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降温和降雨对秋收有何影响?秋粮保障有困难的地方,有办法
2025年10月17日 07:1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目前,全国秋粮丰收已进入高峰期,进度已超过60%。但近期,多地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丰收带来不利影响。不同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收获和干燥秋粮?降温和降雨对正在进行的秋季收获有何影响?各地如何应对?河南:秋收遭遇持续阴雨。如何征服收获? 9月以来,河南经历了一次大范围、晴的降水周期。持续降雨给秋粮收割和干燥带来严峻挑战。什么反应当地是否采取了nse措施?记者郭佳宁总部记者:9月1日至今,持续阴雨天气,导致这里部分地块玉米玉米。玉米叶子比较完整的玉米,从外面看上去还可以,但是它的含水量很高,可能在35%以上,而且可以看出里面已经发霉了。田间土壤湿度较高,轮式收割机无法上地进行收割作业。我应该怎么办?河南省将履带式谷物收获机更换割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联系动员近8000台履带式收获机收获玉米。他们原本是水稻收割中的“客串”,如今却成为了当前秋收的主力军。河南:专项补贴有效,施工设备广泛普及玉米收获后,下一步该做什么?尤其是一些被雨水浸泡过的玉米,里面已经发霉了。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2023年后,中央财政向河南省整体下拨3.4亿元新型建筑装备建设专项资金,资金效果立竿见影。总部记者郭佳宁走访河南多地发现,现在规模较大的收粮点普遍都有烘干设备。例如,南阳邓州市这样的县级市,2023年之前全县建设的设备不足100台,而现在已达到近300台。收获的玉米最后去哪儿了?这一时期,主产区田间种植的玉米通常是饲料玉米。如果是直接收获的籽粒或者收获的玉米芯,最终都会变成籽粒。这些谷物到达谷物收获点并在干燥塔中干燥。干燥后,它们通过光分选机。光选机可直接筛选模具玉米粒。山东青岛:抓住短暂晴天,争分夺秒除涝收割。在山东青岛,农民抓住连阴雨后晴天短的有利时机,全力确保秋粮丰收、早收。在青岛平度龙索新河镇,当地农民邀请无人机团队帮助收割玉米。目前,平度市植保无人机总数已达1600余架。在当前连续降雨导致土壤被水车浸透、农业无法下地的情况下,利用无人机吊装农作物,大大提高了秋收、秋植作业的效率。截至目前,山东省青岛市共投资195个烘干机源,日烘干能力可达2.5万吨。全市秋粮收获面积382.5万公顷面积204.95万公顷。山东济南:科学选种+抢烘干,确保塔格流籽粒回仓。在山东,当地早早做好了准备。通过播种时选择优良品种,收获时加快收割、干燥,减少秋雨造成的损失,确保秋粮回仓。指挥部曹俊义在国际粮食增产和济南首发区示范区损失中看到,连续秋雨过后,土地变得泥泞,当地使用履带式收割机收割玉米。今年夏季种植玉米时,当地选择了抗倒伏、抗穗腐病等优良特性的玉米。同时,随着科学的田间管理,玉米秸秆变粗,减少了秋雨带来的损失。本地塔楼24小时运转,为周边农民烘干粮食。江苏:集中机械资源,全天候收割、烘干。苏北徐州、连云港等地区,9月中下旬以来雨季持续。玉米、大豆和一些稻米现已进入收获季节。面对当前不利的天气因素,不少地区打响了秋粮收割的“保卫战”,调动机械设备满负荷收割。在徐州市铜山区亦庄镇大豆基地和玉米条状复合种植基地,玉米、大豆排列整齐,不少农作物往田间来回穿梭,割草、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为应对难得的雨季,徐州市铜山区共投入各类农机具3150台(套),全力收割秋粮。截至目前,秋粮50万公顷徐州铜山已收获99.8万公顷,进度超过50%。连云港市赣榆区,受雨季影响,新收粮食水分也偏高。当地的粮食烘干厂24小时营业。在这家当地的干燥工厂里,只有从田间收获的玉米才被连续送入干燥设备,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干燥,然后储存在仓库中。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针对持续阴雨天气,该区启动了连云港市赣榆区粮食烘干应急预案,纳入63个烘干中心,构建“农民送粮-企业争议无教仓”封闭式服务体系,确保秋粮及时烘干。目前,当地295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日烘干能力10.2万吨,可满足农民烘干需求。安徽:多措并举应对秋收时天气不好。当前正是安徽省秋粮大面积收获的关键时期。但雨季影响安徽部分地区秋粮收成。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10月19日之前,安徽将有持续性降雨。目前。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干燥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干燥秋季作物。安徽省肥西县今年水稻种植面积83万多公顷,预计产量42万吨。截至10月16日下午,肥西县已收获水稻50万公顷;面对雨季,引导当地粮农按照就近原则组织应急晾晒。 300多台烘干机被派往县城继续运行。所有烘干点全天24小时运行,日均烘干能力9000吨。现在,肥西县累计晒粮26万吨,占粮食收获产量的95%。安徽多措并举应对秋粮收获期间持续降雨影响的不利天气,加强收割机分区域组织调度,抓住临时雨季开展集约收割,同时抽调753支农业应急队伍抓紧收割。目前,安徽省秋粮收获进度已超过75%。另一方面,安徽正在引导各类烘干企业和经营场所全面启动24小时粮食作业。全省2万台烘干机满负荷使用,日烘干能力70万吨以上,可以满足需求。这种冷却循环对秋收有何影响?昨天以来,强冷空气过程来袭,新疆、内蒙古、京津冀等地北等地区成为降温主要地区,部分地方气温下降超过10℃。与此同时,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出现零星大暴雨或大暴雨。降温雨周期会持续多久?降温和降雨对秋收有何影响?怎么处理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朱丁震分析:预计未来三天,我国西部至环淮等地区降雨量增多,四川盆地东部至黄淮等地区有相对强降雨。 16日至17日夜间,四川东北部、重庆、贵州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中西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苏皖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雨y 发生在四川、重庆、陕西、湖北交界处。雨带18日开始向南袭击,20日起,黄淮河持续阴雨天气应逐渐结束。 16日至19日,较强冷风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较强冷风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综合下降4℃至8℃,0℃最低气温线将迫使华北北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等地南下。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气温。未注明地区应积极避雨,抓紧采收并通风干燥。从农业角度看,华北西部、黄淮、江淮大部、西北东部、西南东部等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甚至暴雨,将造成上述耕地继续或恶化。农田内涝风险较高,秋收秋种的开展将受到一定影响。尚未收获的地区应积极防雨和收获,并采取通风、储存、干燥等措施,减少作物和霉菌生长的风险。收获后的地块必须及时排水、防涝,为及时秋播创造条件。东北地区、新疆:加快秋收,抢抓整地机遇。东北地区、新疆等地区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秋收气象条件适宜。受强寒风影响,上述地区将出现大面积霜冻,需趁好天气加快秋收,同时抢占冻前整地的有效时间。江南、华南地区:加强水稻后期管理,促进产量发展。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对应晚稻灌浆、成熟期。因此,各地需要继续做好晚稻田间管理,促进单产发展,确保晚稻高产增收。
(责任编辑:孙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