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生: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新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上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议正式签署。在报复性关税等保护主义冲击全球经贸秩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3.0不仅有利于增强亚太一体化势头,也体现了双方支持和维护全球多边自由贸易的态度。中国-东盟自贸区3.0在原协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基础上升级为九个区域。它从观念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价值链中的贸易。根据2002年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取消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前期启动部分农产品减税“早期收获”计划,到2004年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90%以上产品实现零关税,自贸区1.0版全面建成。 2013年,中国提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2015年签署自由贸易升级议定书,即中国—东盟自贸区2.0版本。升级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双向投资额达到1500亿美元。因此,2.0版本的内容是: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重点完善原产地规则和便利化措施。虽然原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包括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2.0版本对两者都做出了更高水平的开放承诺,但2.0版本仍然以货物贸易为主。相比之下,3.0版本明确提出了供应链互联互通问题,包括共同促进基础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共同解决链条中断等问题,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区域供应链体系。完整的供应链涉及物理或数字基础设施、清关、跨境标准以及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互认、中小企业和每个环节,以及消费者和客户。 3.0版本九个领域的数字经济、共同技术法规和监管评估程序、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合作和技术等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供应链问题。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辅以贸易便利化等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效益将倍增。 3.0版本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拓展双边贸易增长边界。引入新兴问题3.0版本,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合作内容。从自由贸易协定发展来看,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超越了传统贸易协定问题,是“新世纪”中的新兴问题。在数字经济方面,不仅包括电子发票、电子支付、电子认证、无纸化贸易、数字基础设施连接等易于建立中国与东盟数字贸易“无缝”连接的纸质措施的规定,还包括当前交易数据交易和跨境数据流动的政府信息。数字经济的规定还包括网络安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旨在帮助企业挖掘新兴数字技术机遇,维护网络安全,例如,通过打击网络诈骗、增强老百姓网络消费信心等,还增加了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的规定,通过提高社会参与度来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在数字经济中。绿色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环保产品和服务方面,以及八个优先合作领域。目标是通过制定框架协议,促进该地区绿色、可持续经济增长和能源转型方面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双方同意在绿色投资、可持续融资、绿色技术等方面加强沟通和经验交流,为全面绿色经济合作、更高目标的区域绿色增长和更加和谐的绿色机制奠定基础,让更多企业和更广泛人群从绿色经济中获得机会和利益。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数字贸易领域表现良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创造了巨大的数字服务需求市场。据统计,我国数码产品进出口额2023 年提供的服务将达到 3859 亿美元。东盟国家正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技术有巨大需求,为拥有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参与机会。同时,中国和东盟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全球发展倡议和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会议联合宣言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未来,中国与东盟可加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合作。此外,3.0版本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有利优势,软化双方在传统产业和出口产品方面存在的竞争关系,更有利于双方健康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制度化3.0版的提升水平还首次将标准法规互通、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列为单独章节,涉及双方国内规则体系的协调和建立。在中国与东盟经济的深入思考中,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对自贸协定的制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0版本将标准法规、竞争与消费者保护等内容融合,体现了中国与东盟提升自贸区制度化水平的努力。从内容上看,标准和法规的融合和互通不仅促进了双方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方法的统一,而且高度重视共建体系的建设。面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下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来,中国将“为世界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扩大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从奖励式市场开放走向规则共建,为高水平贸易区建设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在我的国家。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俊生) (编辑:邓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