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追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委不扩大对外开放,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持续实施扩大进口战略。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扩大进口等关键措施一一落实。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代表的开放平台影响力持续增强,进出口协调发展趋势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与工业日益融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举办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一步。刚刚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成功召开后举办的首个重大经济外交活动,发出了跟随中国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中国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成为落实这一倡议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它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也拓展了世界经济增长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临时措施,而是长期举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有序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开放、劳动力市场等开放,至少在新形势下扩大单边开放。一方面,自主开放更加注重“主动”,更加注重基于我国自身发展需要的开放。这是一种有节奏、有范围、有层次的主动开场。另一方面,自主开放也强调“合作”,既要满足自身需求,又要考虑与世界良性互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积极扩大进口是我国扩大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开口离子。积极扩大进口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务实举措。最好是实现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和要素资源共享。用进口鼓励国内和国际市场两种资源对接,让国际资源要素更好服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用进口缓解国内消费者部分商品供给不足,使国际消费品更好满足我国升级需要。促进国内国际资源联动、优化要素配置,可以增强国内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我国有一系列积极扩大进口优势显着。市场是最有吸引力的来源。我国人口超过14亿,收入群体超过4亿,年消费已达近50万亿元,进口超过20万亿元。市场规模优势日益明显。超大规模的市场催生了旺盛的进口需求,不仅包括资源能源等生产资料、关键设备、基础零部件的进口需求,还包括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服务的进口需求。还包括优质科技产品、优质生活产品、食品等消费品的进口需求。我国连续16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十四五”期间,货物进口服务业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同时,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的明显优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可以在产业链和更广阔的市场快速升级,更好发挥进口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互补、竞争和示范效应。同时,我国扩大市场开放可以通过开放促进合作共赢,通过自身开放促进世界共同开放。第一,中国新发展将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进口贸易是国内流通与国际流通的主要纽带。积极扩大进口,可以充分发挥内需的巨大潜力,更好地衔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和资源。它没有开启使其成为根据自身需要吸引国际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大引力场,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合作。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的市场很大,欢迎大家来看一看”。通过积极扩大进口,我国将超大型的国内市场建设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这不仅使世界各国通过扩大对华出口增强了自身经济实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到2024年,中国拥有联合国统计组中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记录,与160多个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2021年至2024年,我国将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s。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保持在30%左右。二是有利于加快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包容各方、创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动导向。他倡导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系统回答了一系列全球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扩大进口是加快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务实之举。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为世界各国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出口市场,有利于各贸易伙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出口贸易发展,创造更多投资机会和就业机会,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特别是,我国已向至少发达国家扩大单边开放,愿意与至少发达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和广阔市场。组团赴最不发达国家采购、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最不发达国家免费提供展位等一系列措施,缓解了最不发达国家外贸发展瓶颈,改善了洪涝灾害。数字贸易红利的能力有效帮助这些国家积极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自2024年12月1日起,我国对原产地税目实行零至100%的优惠税率至少是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发达国家。三是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劳动关系变革驱动的历史进程。这符合法律的目标和世界各国的普遍利益。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和历史潮流。但近年来,世界乱象丛生,地缘政治冲突易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秩序和贸易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积极扩大进口,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坚定扩大开放、分享市场机遇、倡导公平和谐的明确信号。推动世界多极化、普惠性经济全球化,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一方面,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了广阔稳定的市场,这与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全球价值链发展相一致,激发了国际市场活力。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贸易平衡、避免贸易摩擦,有利于增强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信心。同时,中国将持续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更好建设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促进边境居民之间进口货物加工贸易,不断探索和变革电商零售合作监管制度和业务流程,促进跨境电商零售合作。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政策、转变监管程序、完善通关政策、优化服务措施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为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 (编辑:吴晓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