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亚太经济体必须加强互利合作,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共同创造可持续的光明未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第二阶段经济领导人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提出三点建议,为亚太地区合作、巩固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世界世纪变迁加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脱钩断环”的喧嚣,中国始终强力推动亚太所有成员握紧“合作之手”。中国及其经济体亚太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连续五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落实,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他们有力地证明,开放、参与、合作、共赢是亚太地区发展的大趋势。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亚太各经济体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携手应对全球不发达程度加剧等共同挑战。中方提出三点建议:加强数字智能赋能、坚持绿色低碳、普惠共享。顺应绿色创新发展的潮流和追求的价值共同发展、共同发展。这将有利于亚太经济体挖掘互利合作新潜力,增强可持续发展韧性。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合作,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弥合数字鸿沟;另一方面,我们要共同推动绿色转型,打造可持续发展新范式。同时,我们要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深化中小企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务实合作,开创亚太包容发展新时代。强大的中国为亚太和全球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向国际介绍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重申中国企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继续以中国人改变的新中国成就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经济基础坚实、优势明显、稳定性强、潜力巨大。其长期向好的基础没有改变。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所有人的市场。随着APEC主办国的“交接”,世界的目光再次转向中国。中国将在东南亚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明年11月深圳。这将是中国继2001年上海、2014年北京之后第三次主办这一盛会。从上海黄浦江畔的“上海共识”,到北京雁栖湖畔亚太自贸区进程的启动,再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中国在APEC的共同故事不断谱写新的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与亚太各国合作,弘扬合作共赢的亚太精神,共同为亚太社会谋划美好的规划,为亚太和世界的繁荣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郭焱)
(编辑:王巨鹏)